关于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推进武汉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近五年来,我市年新生儿出生数量连续下降,与全国人口发展趋势下行的背景趋同;未来十年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照此发展态势预测,武汉将面临严峻的人口挑战。武汉作为超大城市应提前应对人口负增长所带来问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力资源保障。为此建议:
一、优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将更多符合条件的青年人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同时,鼓励创新住宅设计模式,支持开发适宜有子女家庭、多子女家庭以及多代就近居住的住宅。完善生育税收政策,在婚嫁环节增设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家庭为单位的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在生育环节建立多样化的生育税收奖励机制,将更多税种引入支持生育的税收优惠措施。加大生育报销比例,将部分自费产检和分娩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同时提高婴幼儿看病报销比例,将备孕期和孕产期的育龄妇女家庭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
二、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支持建设指导性的公办和普惠区域综合服务中心。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建设补贴、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降低机构开办和运营成本,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进一步落实面向普惠机构的土地、住房、财政、金融等优惠政策,加快健全托育服务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托育行业的综合监管,为广大婴幼儿家庭提供放心的普惠托育服务。整合利用学前教育潜在的存量资源,加快消除幼儿园办托限制,支持幼儿园提供3岁以下托位,支持社会力量开办0—6岁混龄托育机构,逐步探索将6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服务和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实现托幼一体化发展。
三、推进教育资源均衡供给
推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的地方,稳妥推进多校划片,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入学,并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小学初中强弱结合对口直升、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薄弱初中学校等方式。推进中考“小四门”考试改革,将生物学、化学、历史、地理由考试科目调整为考查科目,不再计入中考总成绩,将道德与法治笔试由原来的闭卷调整为开卷考试,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加大数字教育的普及运用,鼓励头部平台企业在解决优质资源不足、技术创新难、质量标准缺乏、产业链不全等全行业普遍问题方面,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四、营造生育友好社会环境
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生育观教育引导,倡导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和家庭教育观念,鼓励婚事新办简办,摒弃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减轻婚嫁带来的经济负担,构建新型婚育文化。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优化生育政策,在全市营造支持生育、促进生育、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的良好氛围。探索设立市级层面的女性生育职业发展保障基金,尝试对女性生育之后的三年进行职业技能提升补贴,作为生育价值补偿,降低女性生育机会成本。
市政协常委,民革武汉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欧阳云
- 上一篇: 关于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的建议
- 下一篇: 关于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助力社会适老化建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