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政协 > 政协委员 > 委员风采

汪建新:服务发展有担当 建言献策显情怀

信息来源: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03-15
【字体:

中德华建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汪建新

汪建新,中德华建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后,在社会各界引起较大反响。汪建新委员认真研读文件精神,结合长期调研掌握的情况和创业经历体验,针对武汉本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思考。

“对民营企业发展,要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建立工程咨询行业资源共享机制,继续落地人才留汉及回汉策略。”2023年7月29日,他做客武汉市电视台《政协论坛》节目,围绕“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话题接受记者采访,在节目现场,发表了上述建议。

工程咨询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大部分企业为民营中小型工程咨询企业,行业竞争较为激烈。早在2022年8月,汪建新委员受邀参加武汉经开区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就作了题为《加快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发言,他指出,建设工程领域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推进全区全咨服务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刻不容缓,必须迎头赶上,实现“弯道超车”。2023年初,他提交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建设工程领域中小企业营商环境的提案》,面对武汉市超过98%的民营市场主体,民营经济是搞活市场经济的生力军,再次为建设工程领域中小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呼吁发声。

2022年是汪建新成为武汉市政协委员(工商联界)的第一年,在十四届第一次会议期间,他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推动我市工程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重视“人才密码”推进乡村振兴的提案》《关于加快“种都”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提案》《以“车谷副城”定位重点打造“军山新城”的提案》等四件提案均被采纳,并提交到全国工商联。

针对武汉市目前在全咨推广方面主要存在起步晚推进慢、改革创新动力不足、行业发展层次不高、优质咨询企业不多等问题,汪建新委员在提案《关于全面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推动我市工程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提出了具体思路,并参与制订完善武汉市全过程工程咨询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实施意见。他牵头组织编写《全过程工程咨询操作指南》,多次对武汉市建设局及市区建设系统、平台公司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专业培训;2022年作为全过程工程咨询专家参与湖北省住建厅编制的《湖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导则(试行)》和《湖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试行)》,汪建新委员作为主要审查人,在其中贡献了重要力量,对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化解咨询行业的结构性矛盾意义重大。

《以“车谷副城”定位重点打造“军山新城”的提案》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2022年3月,武汉经开区相关部门的领导到中德华建继续深入探讨,汪建新委员提出了“与国家大都市规划相契合”“专业化而非大众化”的“车谷双智核”建设意见和“生产、生态、生活、三生有幸”的美好场景。如今万亿项目、千亿企业、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军山校区)等均已开工,发展蓝图正在一步步实现。

如果说建言献策是汪建新委员的履职和情怀,那么服务发展、回报社会则是他的主动担当。

2020年复工复产后,中德华建第一时间启动 “稳民生、保就业”线上线下招聘会,招聘毕业生60余名,为湖北大学生提供优先转正,免住宿费,免费为农村毕业生提供家乡土特产销售的信息化平台,2020年5月28日光明日报专题报道,保就业工作被央视新闻播报关注。

作为企业家参与慈善、回报社会,汪建新委员从9年前就开始坚持做这件事了。2015年成立了《中德华建设立中德华建慈善基金》,先后向武汉市佛商慈善关爱基金、咸宁崇阳实验小学、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开展了捐赠活动,累计向疫情防控、抗洪救灾、助学扶困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价值100余万元。

当选为政协委员后,汪建新积极参加市政协工商联界别活动,无论是学习、参观、考察,总有他的身影。2022年7月,他所领导的企业---中德华建承担武汉市政协专项课题研究,提交了《关于在长江新区规划建设民营经济产业园区的建议》,服务武汉长江新区发展。

2022年6月,汪建新委员挂职永济社区主任助理后,为社区主动购买3台价值近万元格力空调,供泰富城小区卡口测温棚改造使用,分别捐赠生活物资160箱,并积极响应社区的诉求,参加值守、核酸扫码、清查灰码、录入信息、敲门行动等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活动。在捐资助学,扶老济残,协助社区,抗疫抗洪救灾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除了思考公司内部的管理战略,汪建新委员还注重研究国家文件,对行业进行整体战略思考。近年来,他带领公司技术管理骨干团队参与研讨、制定、编制行业标准、管理条例等14项,拥有25项行业专利、软著。中德华建已成为具备31项全牌照资质、资信、全专业团队、全业务链条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湖北省同行业名列前茅,获得较好经营收益,营业收入稳步增加,为服务武汉大发展勇于担当。

“国家非常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把民营企业定位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并且提出31条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我备受鼓舞,为我在政协委员履职的道路上,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我将在服务发展担当、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上不停步,不歇息。”汪建新委员表达了他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