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苨苨:坚守初心 发挥乡村振兴“她力量”
武汉市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处(政策法规处)处长 李苨苨
李苨苨,作为长期扎根在“三农”战线的两届政协委员,她珍视使命,正视责任,多年来坚持围绕中心大局,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履职路上,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履行委员职责,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坚持深入调研,夯实委员履职基础。李苨苨委员坚持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知民意方能解其困”,尽可能把工作延展到田间地头、乡村田野、农户家中。作为“三农”战线的委员,她大量的工作时间都深入在基层区街和乡村调研走访。在基层倾听到的声音,让她能更全面更直接了解基层农民急难愁盼,立足政协委员身份,让她能跳出工作局限去深入思考,更加客观全面、更有高度深度的去发现当前全市农业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寻求推进乡村振兴的最佳路径。在村里,常听到村里干部和农民说“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好产业,留不住人,引不来客!”针对如何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让优质资本助推产业兴旺,她与农业农村专委会数位委员们在农村同吃共住数天,走村串户听取农户诉求,开展问卷调查,与街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困难群众座谈,深入了解村情。结合思考,她先后参与并提交了关于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动农产品市场流通等提案,为助力农村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夯实农民持续增收基础建言献策。
坚持共情理念,全心全意为基层代言。乡村旅游业对于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和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作用最直接最有力。疫情三年,给全市乡村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重创,企业发展受影响,势必将直接影响当地农民收入。在基层调研中,不少乡村旅游企业反映经营面临困境,希望有关部门能代为呼吁。李苨苨委员想方设法尽自己力量为它们争取关注和支持。通过深入走访和调研,在2023年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激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活力,持续带动农民增收的建议》的提案,从引导企业错位发展、聚焦政策支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形式、政府助力拉动消费、行业部门加大公共渠道宣传力度等方面为全市乡村旅游业发声,并在政协委员与市长的协商座谈会上,向与会主要领导提出了建议,受到市领导和参会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武汉市乡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不强问题,她与专委会委员、专家们多次共赴农村,选取村集体样本开展调查、研究、探讨,力求更加深入的挖掘问题、更加精准的找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她牵头主笔提出了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建议,被省政协专题协商会选定为发言课题。
坚持学习研究,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聚力。针对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李苨苨委员提出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武汉种都建设等建议及提案。她针对农村耕地撂荒问题提出的建议,被民盟中央及市委市政府信息采纳刊载。作为妇联界别委员,担任市妇联执委期间,李苨苨委员走访聆听到的诸多巾帼模范创业事迹,感受到乡村振兴领域强大的“她力量”大有可为,提出了有效发挥女性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2023年,又被选为省妇联委员。参与并主笔撰写了农业界别“深入实施三乡工程推动武汉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衔接发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中国种都,打造高质量种业发展中心”等历年全会发言材料,其本人也多次在与市政府对口协商会议上及在十三届、十四届政协全会上作大会发言。
热心社会公益,勇担政协委员责任和使命。在履职好委员职责的同时,李苨苨委员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不断提升个人素养。武汉疫情期间,主动请缨下沉,并发动身边亲友募集10余万元为部分市属医院及困难群众捐款捐物。落实委员协商在一线,下沉洪山洛南街道,为洛南街大健康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帮助辖区医药企业反映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并设法协调解决。作为民盟武汉市委农业与城乡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及民盟湖北省委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她参加了省民盟组织的长江大保护课题调研;组织市民盟专委会盟员调研武汉市乡村振兴发展并贡献集体智慧。李苨苨委员积极参加市政协委员活动,在2023年市政协“学习新思想,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她积极参加市政协、市妇联、市民盟组织的读书活动,是妇联“芳华读书会”成员。曾被授予全市百佳公务员等荣誉。
- 上一篇: 汪建新:服务发展有担当 建言献策显情怀
- 下一篇: 李军:践行国家战略 推动工业互联网生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