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政协 >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 领导讲话

彭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信息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4-01-17
【字体:

2024年1月17日在政协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委员:

我受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3年的提案工作

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通过提案履行职能,共提出提案659件,经审查,立案交办603件。其中,委员个人和联名提案479件,占79.4%;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各界别以及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集体提案124件,占20.6%。截止去年底,提案已全部办复。提案所提问题或意见建议已经解决或采纳的584件,占提案立案数的96.8%,已经列入计划正在解决的13件,占提案立案数的2.2%,因条件限制不能办理的6件,占提案立案数的1%,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8%,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建设方面,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建设、农业发展等,提出提案258件。关于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议案,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办理,努力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推动形成了2家国家级、5家省级、4家省级培育、5家储备培育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梯次体系,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3家,推动2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关于加强交通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案,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制订《加快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采纳相关建议,大力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完善内畅外联运输网络,努力把武汉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链接优势。武汉港持续保持长江中上游集装箱第一港地位,中欧班列实现历史最优、全国领先,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客货双枢纽”联动效应初显。关于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推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突破性发展数字贸易等相关提案提出的建议,有关部门在推动相关工作中采纳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等建议,有关部门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大力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在政治建设方面,围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容错机制、法治武汉建设、民族宗教事务等,提出提案23件。关于加强数字政务服务、优化市级政府采购服务系统、提高企业开办效率等提案,对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关于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等提案提出的建议,激励全市上下勇于担当、敢作善为蔚然成风。委员们提出的加强涉案企业合规性审查、提升法院执行案件质效等建议,有关部门积极采纳,推动我市构建更优法治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法治建设水平。关于加快恢复对外交往、建设留学生就业友好城市等提案,对促进武汉国际化建设提供了参考。关于推动少数民族经商务工同胞融入武汉、挖掘宗教历史文化资源等提案,助推了我市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宗教事业发展。

——在文化建设方面,围绕长江文化公园建设、历史建筑保护、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提出提案42件。聚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示范区建设,提出发挥先行示范区引领作用、推进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有效利用长江文旅资源等建议,对打造长江文旅品牌、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围绕保护独特优秀文物、打造汉口历史风貌区、促进民间文化艺术复兴、加强博物馆建设等提出提案,为建设文化强市、打造国家文化中心积极建言献策。关于重振武汉旅游市场、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等提案,有关部门认真办理,在制定《推进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中予以采纳。

——在社会建设方面,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实施人才战略、提升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水平等,提出提案221件。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办理关于加强社区治理的建议案,优化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社区治理运行机制,社区治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委员们提出的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建议,在《武汉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得到采纳。关于完善大学生留汉就业支持举措、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和评价体系等提案,为加快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高地提供了思路和办法。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双减”政策落地、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提出的提案,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加强建筑行业农民工健康管理、加大贫困边缘群体救助帮扶力度等提案,为筑牢发展安全底线、织牢织密社会保障网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围绕污染防治、流域治理、绿色发展等,提出提案59件。委员们围绕进一步防治大气污染、提升城市污水治理能级、推进校园垃圾分类等提出提案,持续推动武汉超大城市环境精细化治理,更高标准深化污染防治工作。关于加快小流域治理、推进全域国土绿化和湿地修复、优化提升湖泊治理效能等提案,为武汉市积极履行《湿地公约》义务,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湿地保护工作,擦亮武汉“国际湿地城市”品牌名片,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关于提升城市森林碳汇能力、加快区域能源结构转型、促进武汉都市圈碳金融协同发展等提案,推动武汉加快建设全国碳金融市场,完善碳市场功能,提高碳市场发展能力和水平。

一年来,常委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全面提升提案工作质量,有效发挥了提案工作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做好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提案工作各环节。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聚焦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民生改善,组织策划建议案和重点提案,引导委员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提出提案。发挥协商民主制度优势,组织开展建议案、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围绕3件建议案的办理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汇聚各方智慧,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百余篇,引导社会各界形成推进发展的共同意志,发挥了提案工作助推落实党的决策部署、凝聚社会共识的积极作用,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是强化组织引导工作,提高提案提出质量。充分发挥集体提案建言资政的重要作用,组织召开党派团体提案工作会议,交流年度调研计划和调研课题,引导各党派团体聚焦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大工作力度,汇聚智慧合力,培育更多高质量的集体提案,集体提案比重不断提高。开展提案工作专题培训,邀请省政协专家就如何提好提案进行专题辅导讲座,指导和推动提案者不断提高提案质量。全市政协委员、各党派团体和各区政协近千人参与培训。树立高质量提案标杆,首次组织评选“年度好提案”,坚持质量优先、实效优先,评选出《关于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等42件“年度好提案”,充分发挥优秀提案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强化督办工作协同,确保提案办理质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政协提案工作,主要领导领衔督办政协建议案,出席市政协议政性常委会议,听取委员意见建议,为高标准办理建议案把脉定航。市政府分管领导领办建议案和重点提案,定期开展工作调度,确保办理工作有效推进。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加强建议案、重点提案的调研督办,将提案督办与协商议政紧密结合,同步开展同类提案办理协商,推动办理工作取得实效。不断夯实提案工作全局性定位,整理汇编《委员提案和集体提案目录》,推进各专委会提案督办“全覆盖”。探索建立党派团体协同督办机制,并与纪检监察工作相融合,共同走访调研提案承办单位,听取部门总体工作情况和提案办理落实情况,开展提案集中督办协商,增进提案办理共识。

四是强化经验总结运用,提升提案服务水平。召开全市政协提案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把握提案工作规律,研究部署推进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举措,提升提案工作能力和水平。参加全国部分城市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讲好武汉政协提案故事,受到全国政协和兄弟城市政协的高度评价。适应新的形势,结合工作实际,修订了市政协《建议案工作规则》《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制订了《年度好提案评选办法(试行)》《关于提高提案质量的意见》,提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加强。组织编写《政协提案工作手册》,汇编提案工作规章制度、基本知识和部分优秀提案,为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各区政协做好提案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回顾一年来的提案工作,我们深切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提案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提案工作的重要原则,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是提案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调查研究是提高提案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坚持守正创新是推动提案工作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提案工作的重要保障,坚持系统联动是提案工作发挥集成效应的重要途径。

一年来,提案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和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主要表现在:部分界别、专委会的集体提案还不多,提案督办覆盖面还不广,专委会、党派团体、界别服务委员知情明政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2024年的提案工作思路

2024年,提案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方式,着力提升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工作质量,更好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为推进新时代武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一)围绕中心更好发挥提案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党对提案工作的领导,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定不移把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提案工作当中,服从和服务于党政工作中心,确保全市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提案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紧紧围绕加快武汉新城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社会适老化建设,以及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交通、食品安全、住房保障、城市更新、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等民生问题,充分运用提案方式履行职能,更好发挥提案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推进武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多措并举着力提升提案质量。政协各参加单位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聚焦“国之大者”“民之关切”,通过提案方式反映各界呼声,凝聚集体智慧。各党派团体要更好发挥集体提案主力军作用,在提高提案数量和质量方面有更大作为。各界别要切实重视、大力加强集体提案工作,每年至少提出1件集体提案。各位委员要围绕中心、聚焦民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每年集中精力提交1—2件切口小、能办到、涉及面广的高质量提案,倡导提出更多联名提案。各专委会要搞好对口联系界别的提案工作服务,加强调研报告、大会发言、社情民意的提案转化工作。各专委会、各党派团体、各界别要建立经常性情况通报机制,加强知情明政服务,提升委员对国情、省情、市情的把握能力,促进提案工作与党政部门工作同向同行。

(三)强化督办推动提案办出实效。坚持和完善主席会议成员分工督办制度,加强建议案和重点提案的视察调研、督办协商,推进“1+N”同类提案集中办理协商制度化、规范化,促进意见建议落地见效。各专委会要进一步将提案督办协商与全年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实现提案督办“全覆盖”,与对口联系的职能部门共谋办理落实之策。加强对承办单位的走访调研,推动承办单位建立健全领导领办政协提案制度,督促提案办理与部门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选择近年来部分建议案、重点提案开展办理工作“回头看”,为促进问题更好解决献计出力。

(四)联动协同增强提案工作合力。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区政协工作的具体措施》,加强市、区政协提案工作联动协同,紧密结合“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对涉及全市面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区域发展共性问题、跨区域统筹协调问题,联合开展提案督办协商。发挥专委会组织委员履行职能的基础作用,支持各专委会整合协商资源,汇聚督办合力,联合党派团体、界别、区政协,围绕相关提案的办理落实,开展视察调研、对口协商。加强与各党派团体的联动协作,完善党派团体提案工作机制,加大党派团体集体提案督办力度,提倡各党派团体之间就共同关注的课题联合调研,联合提出提案,联合开展督办,推动提案办理取得实效。

各位委员,新时代新征程对人民政协提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在中共武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奋力开创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武汉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担当主力军,加快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李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