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政协 >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 发言材料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信息来源:武汉政协  发布时间:2024-01-20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新型工业化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工业化,不仅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能有效平衡和兼顾短期与长远发展、局部与整体发展的协同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绿色发展。武汉制造业基础扎实、科教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和制造业强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全国先进城市相比,我市的新型工业化智能化水平不够高、绿色化转型压力大、技术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够强。为此建议:

一、坚持高端化转型,促进制造业提档升级

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破局关键在于化解“中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产品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按照新的消费理念和个性化需求,将传统产品重新设计、改造,推动其从低端走向高端。要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钢铁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技术需求,加快补齐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大力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聚焦钢铁、石化等传统优势领域,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应用,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全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围绕重点领域,推动各类产业集聚区向集群发展转型提升,推进集群促进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开展集群公共服务、开放合作活动,集聚和配置全球智慧和资源,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

二、坚持智能化转型,厚植制造业创新动能

完善产业创新体系,聚焦钢铁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加快创建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共性技术平台。鼓励规上制造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全面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等普惠性财税政策。实施技改提能工程,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提升,以智能制造产业链、创新链的重大需求和关键环节为导向,加快关键工序车间/产线设备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设备联网上云和业务系统云化改造,提高设备联网率和产线数字化率,实现规上企业上云全覆盖。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针对先进基础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支柱产业,分级引导、精准培育,加快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能力。

三、坚持绿色化转型,推动制造业低碳发展

推动制造业重点行业碳达峰,加快电能替代、煤改气、氢冶炼等行动计划,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向低碳零碳、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推进一批共性技术突破与应用。提升制造业循环利用水平,开展低碳制造业园区试点建设和园区循环化改造,支持龙头企业加强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建设集加工、仓储、配送、销售为一体的循环产业体系。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实施钢铁、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培育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打造绿色制造体系。

市政协委员,民进武汉市委员会副主委,武汉经开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万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