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政协 > 政协要闻

杨智参加湖北省政协“推进重点湖泊综合治理”专项民主监督协商会并发言

信息来源:武汉市政协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5-10-13
【字体:

10月11日,湖北省政协召开专项民主监督协商会,围绕“推进重点湖泊综合治理”协商议政。省政协主席孙伟主持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常委、武汉市政协主席杨智参加会议并以“加强水生态修复和治理,推进美丽湖泊建设”为题协商发言。

杨智在发言中表示,湖北湖泊棋布,武汉河湖纵横,支点建设的生态禀赋优渥。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湖泊保护治理工作,2023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关于加强湖泊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全面建成湖长责任体系,有效发挥湖泊防洪等功能,明显改善湖泊水生态环境,营造全社会更加浓厚的爱湖护湖氛围,以高品质湖泊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但是应该看到,受限于城市建设、围垦造地、闸坝建设等活动对湖泊生态的破坏,湖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河湖长制、湖泊管理体制、生态补偿机制等尚未完善等多重因素,湖北省29个重点湖泊水域中,有13个水域水质与“十四五”考核目标存在较大差距,重点湖泊综合治理仍任重道远。

杨智从三个方面对深入推进重点湖泊综合治理工作提出建议:

1.深化湖泊生态治理修复。一是推进湖泊控源截污。对于内源污染较重的湖泊实施截污清淤和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湖泊容积和调蓄空间;因地制宜推进湖域周边雨污分流和排水管网混错接改造,新建和改造排水管网;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整治湖泊周边小型畜禽养殖户沼液池、尾水存放池,推进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二是强化湖泊分类施策。针对城市型湖泊,打造环湖景观绿道,增设市民休闲场所;对于郊野型湖泊,建设郊野湖泊公园,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对于生态型湖泊,强化水域通道疏浚,提升行洪排涝功能。三是加强湖泊生态修复。一方面,运用水生植物、湿地植物和微生物技术,推动水生植物群落重建,优化湖泊生态净化系统和微循环系统;另一方面,推进湖湖联通、河湖联通,增强湖泊流动性,构建湿地生态廊道,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和生态系统修复能力。

2.提升湖泊监管执法效能。一是加大执法力度。细化湖泊违法处罚标准,强化湖泊执法与司法衔接,加强行政执法与公安、检察部门协作;严格审批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内建设项目,严查湖泊外围控制范围和绿化用地范围内的违法建设等行为;整合相关部门涉湖执法职能,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湖泊环境监管。二是加强智慧监管。充分运用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技术,实现对湖域水资源配置管理、水生态环境治理、防汛防灾等智慧监管,及时发现和查处填湖占湖、违法建设等违法行为。三是完善保护条例。以《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修订为契机,重点对涉湖建设项目准入条件、湖泊水域行政审批及占补平衡、涉湖工业企业排放标准提级、涉湖文旅项目管控要求和产业正面清单等内容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

3.健全湖泊保护体制机制。一是强化统筹协同。加强跨区域湖泊治理协同和功能区划统筹,以湖泊流域为单元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统一治理。将湖泊治理考核从单个湖泊水域扩展到全流域范围,研究细化考核指标,提高考核不合格的处罚标准。二是做实湖长制。拓展“湖长+”协作机制,进一步压实区县级基层湖长职责;同时,扩大公众参与面,积极发挥民间湖长常态化巡湖查污作用。三是完善生态补偿。在省级层面制定统一的政策框架,明确生态补偿的原则、范围、对象和标准,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设立跨区域湖泊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建立多元、稳定的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定期对生态补偿效果进行评估。四是探索湖泊碳汇交易。深入研究湖北省湖泊生态系统碳储量条件,探索建立实施湖泊碳汇交易的有效途径,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市场等,开展碳排放权、用水权等市场交易,实现湖泊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协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