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召开 杨智出席会议并作发言
6月27日,政协第十三届湖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武汉开幕,聚焦“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双集中’发展”协商议政。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孙伟主持开幕会。省委副书记诸葛宇杰到会听取发言并讲话。副省长蔚盛斌通报全省有关情况。省政协常委、市政协主席杨智出席会议并作了《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推动武汉新城绿色发展》的发言。
杨智在发言中表示,建设武汉新城是省委、省政府从流域综合治理的战略高度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决策。武汉新城立足区域实际,积极探索小流域综合治理路径,在统筹治山、理水、营城,充分彰显“山、水、城”的独特魅力,探索流域治理与发展新模式,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典范上取得了积极成效。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建议:
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结合武汉新城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密度、经济强度、生态绿度等各项指标,始终坚持世界眼光、一流水准,适度超前编制武汉新城专项规划。把流域综合治理作为绿色发展的具体抓手,坚持走“人城产”的新城建设路径,全面实施城市合伙人战略,按照“片区+平台+合伙人+专项政策+项目公司”模式,进一步加大新城宣传推介和招商推广力度,努力招引更多具有综合开发实力的合作伙伴和引爆性的重大项目,营造“项目源源不断、建设热火朝天”的推进局面。
二、统筹推进保护发展。强化水资源安全集约利用,以流域为单元,系统推进重点湖泊及重要入湖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岸上岸下系统治理。围绕湖泊、水系所形成的外在生态网络和内在经济联系的特点,构建复合型生态经济网络,充分发挥网络中“新城中心片区”的核心带动作用,全力打造“光谷片区和葛华片区”科技创新环境,共同推进 “梧桐湖片区、红莲湖片区、花山片区、滨湖半岛片区”特色功能提升,形成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关系紧密、具有流域特色的区域网络,发挥武汉新城跨区域协同联动和规模集聚效应,拓展武汉新城的纵深和腹地,助力生态优势转化,实现安居带动乐业。
三、推动跨区共保联治。尊重河流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流域系统性,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产业布局谋划等工作,推进湖泊流域地表地下、城市乡村、水里岸上协同治理,加快形成湖泊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格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与鄂州市华容区、梁子湖区、葛店开发区四区在关于河湖长制一体化发展跨界河湖协同共管工作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协作,加快制定《武汉新城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条例》,完善武汉新城梁子湖(含牛山湖)、严家湖、车墩湖、豹澥湖等4个跨市级湖泊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四、强化数字信息赋能。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流域治理相结合,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共享,实现信息赋能,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利用数据分析与模型建立,对流域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和预测。建立开放的数据平台,促进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升流域治理的协同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全面衡量流域绿色发展情况。
- 上一篇: 市政协十四届五十三次党组会议召开
- 下一篇: 杨智为武汉市政协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