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丨杨智:建议在中部地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打造消费领域“领头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阐述今年重点工作时,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了第一位。
在扩大内需过程中,培育国际、国内消费中心城市成为重要抓手。《中国经营报》记者日前从武汉市政协办公厅采访了解到,为进一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主席杨智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咨询论证基础上提交了《关于支持中部地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据了解,2021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和重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从地理位置上看,首批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分处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广袤的中部地区尚没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杨智在《建议》中指出,建议支持在中部地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并支持湖北省武汉市建设中部地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大力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
在杨智看来,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面促进消费、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
据了解,目前,分别地处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的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5座城市正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但中部地区尚未有城市入列。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杨智表示,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肩负区域内消费引领和带动之职,在中部地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消费领域“领头羊”意义重大。
杨智在《建议》中指出,在中部地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利于促进中部地区形成全新消费发展格局。在出口、投资面临诸多新挑战的背景下,消费正成为拉动经济继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带动引领中部地区各城市聚焦消费提质升级的新需求,加强消费创新和新场景建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中部巨大的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投资的牵引拉动作用,促进形成中部强大市场。”
此外,在中部地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就是要通过城市的消费能力提升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增强消费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中部城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在提升自身能级的同时,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增强消费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成为推动中部崛起的新载体和新引擎。”杨智分析认为。
“在中部地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有利于提高中部地区开放水平。”杨智表示,中部地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势必将带动中部地区各城市拓宽国际视野,扩大开放,努力提升“买全球卖全球”的能力。
杨智在《建议》中指出,目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是中部地区立足广阔的市场腹地、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契机,通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区域优势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内陆也可以成为开放前沿,中部也可以成为开放高地。
建议支持武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为进一步支持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助力提振全国消费,杨智建议支持在中部地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体建议包括:支持武汉建设中部地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分层分级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同时支持申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城市提升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杨智表示,自京津沪穗渝五大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已取得一定成效,“四梁八柱”已经搭建,对于各地扩大和引领消费、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着重要引领带动作用,武汉、深圳、成都、苏州、南京、杭州等各大城市正纷纷对标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
“武汉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和中部地区消费中心,是中外闻名的商贸之都,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十,已持续多年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融入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具有良好基础。”杨智在《建议》中提出,目前,中部地区尚没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恳请支持武汉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好服务带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
而在支持武汉市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同时,杨智还建议指导其他地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扎实推动京津沪穗渝五大先行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工作的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全国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工作指导力度。同时,结合各城市、区域经济特点和消费优势,分层分级指导各城市、各区域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杨智进一步建议,支持各城市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支持指导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城市口岸对外开放,推进科技、商务、教育、交通、金融、健康医疗、数字经济、文体娱乐等服务业重点领域对外开放。
具体到武汉市,杨智在《建议》中指出,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区域金融中心,推进武汉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增强双循环战略链接功能;指导武汉打造出入境“15分钟服务圈”,推动更多境外机构、国际性组织和国际商会协会落户武汉;同时,支持武汉市参与国际双边多边交往,指导开展重要外事活动及友城重点交流项目。
信息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