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关于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我局会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积极协调在汉金融机构,以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的,以增强金融资源聚集和辐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主线,持续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见效。2021年上半年,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开局起步扎实,发展态势良好。根据会议要求,现将相关工作进展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政策组合拳重磅出台。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局推动制订《武汉市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创新、金融生态四个维度,明确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突破2500亿元等具体目标,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形成工作举措。同时聚焦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从金融机构集聚壮大、科技小微信贷、资本市场发展、金融改革创新、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形成《武汉市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若干支持政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两个配套文件,与《实施方案》共同构成区域金融中心政策支持的组合拳。目前三个文件已全部印发,并于6月24日通过市政府专场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社会各界反响良好。
(二)主要金融指标平稳增长。截至6月末,武汉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1960.35亿元,较年初增加2140.51亿元,同比增长10.72%(全国9.2%,全省8.87%),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6.04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37296.93亿元,较年初增加2045.18亿元,同比增长12.71%(全国12.3%,全省12.63%),增速较上年放缓0.64个百分点;人民币存贷款合计69257.28亿元,同比增长11.78%,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66个百分点。今年6月末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较2019年6月末增长21.39%。保费收入529.99亿元,同比增长4.09%。上半年直接融资规模1410.81亿元,已达去年全年总量的54.8%。
(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支持我市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6月末武汉地区金融机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到1513.68亿元,占制造业整体贷款比例为60.95%,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制造业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持续开展惠企纾困,“汉融通”平台各入驻银行机构累计放款金额达1200.5亿元,已为纳入纾困专项资金支持名单的企业贴息10.07亿元,贴息企业25292家(次),另有3228户、3.11亿贴息资金已公示结束,将在复审后拨付。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将申请“银税互动”贷款的小微企业范围扩大至纳税信用C级小微企业,推动举办了18场银企对接活动。优化信贷流程,协调在汉银行机构继续缩减贷款审批手续和审批时效。扩大政府担保增信,截至2021年6月末,累计为8321户企业开展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金额67.32亿元。
(四)金融机构培育引进力度不断加强。支持汉口银行开展35.35亿元规模增资扩股,已于6月30日顺利完成,正在抓紧推动上市申报准备工作。支持天风证券扩充资本,81.8亿元规模非公开发行已完成股权登记。支持武汉金控集团申请金融控股公司牌照,实现持牌经营,已形成具体路径,正在抓紧推进。集友银行武汉分行筹备申请已经湖北银保监局审查通过,正在中国银保监会履行审核流程。合众人寿保险近700亿元资金托管账户已迁至武汉,友邦人寿、众诚保险湖北省分公司获批筹建,即将启动运营。
(五)资本市场建设成为新的热点。今年以来全市新增5家上市公司(四方光电、菱电电控、中科通达、康圣环球、九有投资,其中九有投资的注册地近期已从深圳迁至经开区);2家企业(东风汽车、汇绿生态)过审待挂牌;新增报审企业4家,新增报辅企业8家。截至6月末,我市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38家,管理备案私募基金达到817只,较年初增加87只,管理基金净值总规模达1741亿元,较年初增加137亿元。做好上市后备企业培育,今年以来市、区已开展上市沙龙活动21场。加大股权投资政策激励,将私募基金纳入区域金融中心一揽子支持政策并重点扶持。积极扩大资本市场影响力,成功举办长江资本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武汉金融博览会、2021中国(武汉)创投峰会等大型活动。提升产业资本活力,积极协调洪泰基金与市相关单位,推动设立湖北高质量发展基金。
(六)金融改革创新持续深入。全力支持国家级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建设,《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已形成送审稿并提交市政府审议。深入推进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科技型企业保证保险贷款试点。截至6月末,3家投贷联动试点银行已与40家内外部投资公司开展合作,支持科创企业215户,投贷联动贷款余额31.28亿元,同比增长42.9%;对应投资总额57.47亿元,同比增长26.41%。积极与人民银行沟通汇报,争取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落户武汉,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赋能加力,试点申报方案修改完善后,已于4月经省政府报国务院。在近期人民银行总行组织开展的科技金融试点终期评估中,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获积极肯定,顺利完成验收。目前,正启动争取科创金融试点的准备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工作举措
今年以来,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总体进展良好,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依然不容忽视:总部经济不发达导致金融集聚能力相对疲弱,在汉企业总部多为区域总部、第二总部,财税贡献显著大于金融贡献;法人金融机构不强导致金融辐射能力有限,虽在积极推进,但截至目前尚未有一家法人银行正式提交上市申请,落后于中部其他城市;后备力量不足导致企业上市面临源头缺口,符合上市条件的独立企业法人数量有限,需要持续加大挖掘和培育力度。下一步,紧盯年初制订的各项工作目标,我局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协调推动金融核心指标平稳增长。推动在汉金融机构围绕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以及重点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推动信贷投放合理增长。继续跟进争取集友银行早日在汉落户,争取三峡集团等央企及其他企业总部或第二总部在汉设立财务子公司、结算中心等,扩大存款来源。协调推动各区更好地服务辖内金融机构,引导辖区金融机构与企业深度对接,支持企业发展。
二是持续推动壮大金融市场主体。在完成汉口银行增资扩股基础上,尽快推动提交上市申请。支持武汉金控集团壮大资本实力,尽快达到申请金融控股公司牌照门槛条件,实现持牌经营。密切跟进集友银行武汉分行设立事宜,力争年内获批并开业运营。积极支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谋划采取股权转让方式引入汽车金融公司总部。
三是加大企业上市工作推进力度。深入挖掘上市后备企业,启动2021年市级“金种子”、“银种子”评选活动,加强早期重点培育,扩大优质企业基数,夯实上市基础。定期举办企业上市辅导沙龙活动,与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银行、基金、保险等合作,引导企业坚定上市信心,尽快选择合适的上市路径。梳理解决上市后备企业重点问题,统筹协调省市相关部门和区政府,为企业扫清上市障碍,推动企业尽快报辅、报会。
四是继续深化科技金融创新。在前期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示范区,会同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加快制订科创金融方案并申报国家级试点。完善科创金融机构体系,以光谷金控作为主发起人,抓紧推动东湖保险公司和光谷银行、光谷证券、光谷租赁的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设立方案。全面启动国家级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尽快印发实施。紧盯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报批进度,推动武汉市申报试点尽快落地。以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武汉为契机,与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绿色金融委员会对接,推动武汉市申报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
五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出台《2021年度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纾困贷款贴息政策实施细则》(正在征求社会意见),依托“汉融通”平台及在汉银行机构,会同各区、各部门做好2021年度企业融资服务工作,让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持续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建设地方征信查询服务系统,切实推动“信用武汉”建设工作,营造诚信、法治的金融生态环境。
六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办好第二届中国保险创新大会、湖北资本大会等重要活动,加强与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及国内外金融中心城市的交流与合作。运用新闻媒体、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宣传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招商政策和重点举措,进一步扩大区域影响力,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汉投资发展。
信息来源:主页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武汉市商务局关于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情况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