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区政协委员战在医护一线 援向医护一线
政协委员战在医护一线 援向医护一线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医院是最危险的阵地,医护工作者是最勇敢的战士。
连日来,我区医疗卫生界别政协委员奋战在医护一线,其它各界政协委员全力支援医护一线,谱写合力战疫的感人篇章。 舍生忘死 与死神赛跑抢人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区大批医护工作者坚守战位。其中市五医院集中了我区多名医生政协委员,从疫情起初特别是1月23日起五医院被确定为全市集中诊治发热患者定点医院以来,这些医生政协委员冲锋在前,发挥着先锋示范作用。
消化内科主任吕小红委员,参与过2003年“非典”、2009年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的防控工作,有着丰富的传染病防治经验,综合前期发热病例和其它医院情况,在1月20日上午就给晴川高中校长发短信预警不宜集中活动,校长采纳建议,当即取消了补课计划、安排全校放假,事后经媒体报道广受网友和市民点赞。经历多日战疫并仍在一线的吕小红动情地感慨:“说句实话,在这里的人没有不怕的,不怕都是假的。我们明知道这里面是个大污染区,但都顶在一线。我21岁开始做医生,34岁成为医院年纪最小的主任之一,到今年就满52岁了。我真心希望不要再有这样的经历了。有一天上班前,我告诉我的同事们,我们要去打仗了,要照顾好自己,我们杀出一条血路,活下来”。
血液内分泌科主任许莹委员长期穿着防护服、戴手套,用消毒液洗手,手部皮肤都已经全部开裂了,仍然一丝不苟,坚持战斗。还有神经内科主任熊涛、药学部主任杜霞、泌尿外科副主任李颢和区结核病防治所所长周利、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医生魏圣青、汉阳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李志超等委员都主动请缨投身在抗击疫情最前线。他们争分夺秒,为了与死神赛跑,救治生命,超负荷超时长连续作战,经常一天只能睡2—3个小时。
他们义无反顾,为了避免家人可能感染,为了随时待命,有家不能回,累了就在医院宿舍或附近酒店休息。他们舍生忘死,为了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毅然奋斗在最困难、最艰苦、最危险的最前线,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千方百计 为白衣战士送弹药 “就像上战场首先要配好装备一样,医生手中不仅要有手术刀,还要有防护服和口罩等”。其它界别委员纷纷想方设法,筹集医院前线急缺的口罩、消毒液、酒精等物资,为白衣战士们补充弹药。
区政协委员、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馆长贺立军为一线医务工作者发起了全球募集物资活动,动员世界各地旅游领队,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典等地“人肉”背回一批宝贵的N95口罩和防埃博拉病毒防护服,发动“一群人 一件事”爱心人士,募集到医用外科口罩12000个、防护服100套、护目镜900个,均已捐赠到五医院。同时,还联系协调瑞典华人联合会将市五医院作为受赠单位,采购到12827个医用口罩和10套防护服,通过北欧申通物流的绿色通道,不远万里,突破重重物流困难,即将抵达武汉。市五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吕小红收到物资后,感动的说:“今天我收到贺委员亲自赠送的3M1860口罩,开心得很,拿到科室让同事们看了半天,一盒20个口罩,我们节约点,我们科医生组可以熬4天。真的不容易。”
区政协常委、湖北鑫烨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爱国在前期捐赠价值40万元、大量紧缺的口罩及防护服等医用物资基础上,再次捐赠价值119万元、可用于抗病毒及消炎的药品,包括板蓝根颗粒剂、左氧氟沙星胶囊、依偌沙星胶囊等,将火速送到五医院。 经区政协委员、鹰台画院院长、区文联副主席陈永明委员联系对接,两家江苏爱心企业捐赠总价值80万元的对肺部感染有明显治疗效果的蒜素呼吸治疗仪100台,其中40台捐给武汉第十一医院、60台捐给龙阳医院。 了解到医院急缺血氧饱和仪,区政协委员、武汉宜世鹏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易鹏,多方协调采购到25台,其中向五医院捐赠15台,向汉阳医院捐赠10台。区政协委员、武汉红太阳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焕长向五医院紧急捐赠了10台。 区政协常委、汉阳消防救援大队长巴荣兵协调紧缺的2桶医用酒精,捐赠给五医院。
信息来源:汉阳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