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政协 > 区政协工作

汉阳区政协常委会会议首次圆桌议政 共话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治理现代化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12
【字体:

  为助推汉阳区答好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个时代考题,立足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区政协把优化社会治理纳入政协大会的建议案主题和常委会的协商课题。8月11日下午,区政协召开十五届十四次常委会议,首次引入圆桌议政协商新形式,围绕“提升我区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围坐一堂、建言献策。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徐丽,区政协主席李艳明,区政府副区长肖永久、陈伟诚出席会议。

  区政协立足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助推优化社会治理作为今年政协工作的重中之重,列为了政协大会建议案主题和常委会协商课题。前期,围绕该课题组建调研专班,走访调研了龙阳街“民呼我应”指挥中心、龙湖东岸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区政务服务中心,两次座谈听取相关单位工作情况介绍,进行讨论分析。

  会上,区委政法委作为大会建议案主办单位汇报了建议案办理情况,区委组织部等16家会办单位作了书面汇报。

  曹辉、李斌、王华勇、杨芳、童志敏、陈春芳等6名常委、委员在会上踊跃发言,积极献策。赵红、陈海平、刘敏、熊涛、肖玥惠、张晓等6名常委、委员提交了书面发言。他们分别从强化“三化”党建引领、推进五治融合、发挥街道统筹协调和社区自治共治作用、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等多方面、多角度提出了意见建议。徐丽充分肯定委员发言,表示将认真研究吸收,转化为实际工作举措。

  徐丽在讲话中指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加快疫后重振的迫切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汉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汉阳具有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先发优势在于谋划早、启动早,今年是汉阳“基层基础建设年”,着力抓党建引领、力量下沉、品牌打造,很多成效超出预期;后发优势在于汉阳城区更新集中在近些年,数字化赋能拥有充足空间和接口。她提出,要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探索更多汉阳模式,在做强街道、夯实社区、织密网格、优化服务、数字化赋能等五个方面精准发力。

  徐丽点名表扬部分政协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担任社区“第一书记”和“主任助理”的的积极作为。她强调,区委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区政协和全体委员要继续发挥“桥梁纽带、智囊团、人才库”作用,为全区中心高质量建言献策。特别是到社区担任“第一书记”“主任助理”的政协干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要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舞台,沉到一线摔打磨炼,不断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和参政议政含金量。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有关人事事项。

  区政协副主席江建华、陈彩凤、王天发、甘琼、隆醒,秘书长郭丽纯,区政协常委出席本次会议。区政协各专(工)委主任、机关处级干部,各街道联络委主任,部分政协委员,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

  信息来源:汉阳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