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603件高质量提案架起为民“连心桥”
一次次深入田间地头的基层调研、协商会议,让“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找到源头活水,一批质量好、水准高的调研成果督促解决了一个个急难愁盼的问题;一场场带头引领学、专题学、集中学习活动入脑入心,促使委员们深化、内化、转化,落到笔头形成资政金点子,书写履职议政路……
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全市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界别和政协各专委会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睿智之言,谋务实之策,发政协之声,提案“成色”越来越足,共提出提案659件,经审查立案603件。截至2023年年底,提案已全部办复。提案所提问题或意见建议已经解决或采纳的584件,占提案立案数的96.8%。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我们与时代发展‘合辙’,与党政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展望未来,委员们纷纷表示,将担当实干、奋勇争先、敢为善为,认真履职献策,架起市委、市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再绘亮彩的履职答卷。
以学习之风催发履职之帆
“思想之旗引领新的征程,理论之光照亮前进道路。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过程中,我一篇一篇读,逐段逐句悟,深入领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并将自觉贯穿于履职实践之中。”“我要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多读书多思考,深入调查研究,真正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去年6月14日,在市政协举办的“学习新思想 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上,参赛的政协委员们发言有深度、交流有热度,展现出走在前、作表率的精神风貌。
去年以来,市政协紧密结合委员读书活动、模范机关建设、“四学四提升”专项思想政治工作和“新时代英雄城市先锋队”品牌创建等重点工作,推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思想引领、学习在先。重视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举办演讲比赛之外,还开展50余次各类读书活动,组织委员深入楼宇工厂、乡村社区宣传宣讲。“通过这些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深入人心。”他表示,开展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委员们的履职本领,提高了调研成果和建言质量,更是市政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实践探索。
聚焦强化理论武装,市政协打造了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以学用结合的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履职动力。过去一年,共组织了30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组集中学习,9次主席会议和常委会会议集中学习,以及12次专家讲座和辅导报告。
“这让我们提高了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还在实际工作中寻找到落脚点。”如今,崇尚学习、自觉学习在政协委员中蔚然成风,学习热情转化成推动履职的生动实践。
“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赢得群众“金口碑”
“公交线路延伸一公里,方便了员工交通出行;宿舍楼即将建好,员工住宿也不愁了。政协委员走进园区,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专心致志谋发展。”湖北云万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邓云允激动地说,由于这些利好因素,企业订单量大幅增长,今年的产值有望冲击亿元大关。
“不调查就不发言,不研究就不议政,群众的口碑才是真正的金杯,群众的夸奖才是真正的金奖。”这是江岸区政协委员王艺蕾在“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中的体悟,也反映了所有深入基层服务一线的委员们的心声。
把协商平台开到群众“家门口”,市、区联动找准惠民“小切口”,服务拓展助企“朋友圈”……市政协通过搭建多元协商平台,以政协的优势、协商的办法、委员的资源赋能共同缔造,助推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年来,市政协聚焦社区治理、民生小事、产业发展,稳步推动政协界别、行业协会、两新组织等协商议事之家建设,新建各类协商平台227个。积极推动委员融入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开展协商议事活动590余次,提出意见建议近千条,推动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老旧小区改造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基层社会治理工程上,市政协持续推动,有力践行协商于民、议政为民。去年开展了“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视察监督,并就“加强社区适老化改造,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格局”的问题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提出建议。“让群众齐参与、当主角、挑大梁,让协商扎深根、开繁花、结硕果。”市政协相关负责人总结道,一线协商找到了最大公约数,共同缔造画出了最大同心圆。
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聚焦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链接优势和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通过的三件建议案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其中,围绕《关于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武汉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建议案》1号建议案办理工作,市政协组建37个调研专班,150余位政协委员、智库专家学者参与调研,形成48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并召开常委会会议进行协商,紧盯协商会议成果,进一步组建5个调研工作专班,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对办理工作痛点难点提出一批有针对性、操作性意见建议,推动办理协商走深走实。
“最终办理成效取得突破性成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市政协提案委负责人欣喜地介绍,首台100kW超高功率工业光纤激光器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国内首个射频前端55纳米先进节点通信芯片量产。推动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企业梯队不断壮大,全市23家企业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在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中居首位。
而这仅是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个“镜头”,坚持全市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群众所愿所盼集中在哪里,履职步伐就延伸到哪里,积极为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增活力。
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武汉都市圈碳金融协同发展、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实现数字贸易的突破性发展……协商活动靶向精准,意见建议切中关键。
在全国政协、省政协的协商平台上,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专”的特色、“协”的质量、“商”的水平不断凸显。重点提案关注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世界光谷”建设争取政策支持。碳清算平台落地武汉提案引发全国关注,并推动全国性碳市场体系建设。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车谷品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建议凝聚发展合力,助推武汉高质量发展。
“作为党联系群众、团结各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我们要充分发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作用,为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之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广大政协委员纷纷表示,要以党政所需、群众所盼、自身所长为切入点,大力提升履职成果“优质率”和“出产率”,用“政协之基”助力人民“稳稳的幸福”,用“政协之智”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信息来源:长江日报